•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巴图博谷去杜淳家是第几期(传媒观察毕业论文
  • 传媒观察教育论文(传媒观察投稿)
  • 传媒观察论文答辩开场白(答辩稿开场白)
  • 浙江美丽乡村观察:农旅融合打造“蘑菇村”向
  • 中国传媒大学今日0-15时感染者+12,均为隔离观察

通知公告

  • 传媒观察版面费是多少
  • 《传媒观察》投稿方式
  • 《传媒观察》期刊栏目设置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职业需求驱动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国(3)

来源:传媒观察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7月28日 12:01:59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二)职业技能存在短板 客观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面向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技能方面较为关注的“三字一话”在“互联网+”时代远不能满足

(二)职业技能存在短板

客观地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面向教育领域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在技能方面较为关注的“三字一话”在“互联网+”时代远不能满足从事教学工作的职业技能需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俨然成为国民基本素养,无法承载作为专业技能的深刻内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母语和国家通用语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文字表达方面体现出明显的优势——又往往仅止于此。在线教育背景下,教育技术与手段应用能力、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尤其是在线直播(教学、教研)乃至于教师形象设计与网络营销能力,成为毕业生走向职业生涯率先暴露的短板。如果将视角转向传媒领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入职后为适应新闻传播实践的需求,亟待弥补的业务能力,诸如版面编排与设计、出版物设计与制作、图片摄影、网页设计与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则更多。

(三)综合素养相对薄弱

综合素养是对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观照。支撑综合素养有效提升的关键在于综合教育课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自身条件,灵活、多样的教学实习与实践活动应当从设计走向实际,在学校组织与教师指导下妥善安排、高效开展。就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从普通本科到包括开放大学在内的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在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毕业设计(含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有效形式,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过于强调毕业论文的写作,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诸如文案写作、社会调查、教学见习、教学实习、编辑出版实践、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势必导致毕业生综合素养得不到有效培养与提升,在走上岗位面对教学组织与实施、班级管理、项目策划与实施、媒介运营与管理等综合实务时,捉襟见肘,举步维艰。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型与基础。在社会需求内涵不断更迭的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同步予以更新。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成人,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既要考虑到专业所归属的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特点,又要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职业需求驱动下,妥善处理守正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的新机制,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需要基于专业核心能力与素养,切实开展、推进以课程体系改革、综合实践改革为核心环节的探索与实践工作。

(一)课程体系改革

在原则性遵照《标准》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优化现有课程体系。现行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通识课、公共英语课比例略偏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过高,实训类课程比例过低。在职业需求驱动下,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要做好“加减”工作。

“减”作为方向是在体量上进一步降低公共课基础课、通识课、公共英语课的比例;在内涵上精简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知识内容。前者容易理解,也便于操作。后者则需要谨慎为之。首先精简不是废弃、停开课程,否则也是违背《标准》的;其次,应将“知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优化课程目标;再次,不同类型的课程,比如“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等,精简的原则与尺度需要反复斟酌、论证、尝试、总结、反思。当然,新模式的建构的背面必定是旧格局的解构—— 为解决知识广博而能力薄弱、职业技能存在短板的问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知识性内容必须放开手脚地精简,直至大刀阔斧地进行相关课程的整合。

“加”作为方向是靶定预设行业或者职业取向,细化专业拓展课模块,设计、开发丰富的实训类课程,强化实训类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学历与培训并重。相对于其他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广泛,在培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作用不可替代。”[5]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平衡学习者获取学历文凭与培养职业能力的关系,促使二者作为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在现有与职业能力关联较为密切的课程,如应用写作之外,创意写作、教学设计、创新教学、网络编辑、版式设计等对接教学领域、传媒领域的实训类课程宜纳入课程体系,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实操能力。

文章来源:《传媒观察》 网址: http://www.cmgczz.cn/qikandaodu/2021/0728/678.html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上一篇:浅谈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性以及融合路径
    下一篇:浅析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传媒观察投稿 | 传媒观察编辑部| 传媒观察版面费 | 传媒观察论文发表 | 传媒观察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媒观察》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